清明即将到来,不少人回乡祭祀故人,不少人则选择出游,欣赏春日美景。而不论是祭祀,还是出游,笔者都希望大家能够过一个文明的清明,切莫把清明节演变成为“清明劫”。
清明节时的不文明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祭祀上的不文明。按照传统的祭祀方式,焚烧香火、点燃鞭炮必不可少。每年的清明前后,祭品经营商店生意红火。游人集中焚烧香火,不但带来空气污染,也给山林造成火情危险。二是春游时的不文明。清明小长假,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,大批市民奔向乡间,欣赏美景,一些游客却存在着随意折花折枝、随地大小便、扔垃圾、林区燃火野炊等不文明现象。这就是“清明劫”。
弘扬文明祭祀新风,做到文明出游,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,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,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须。因此,笔者认为,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,加以管理和引导。
形成合力,摈弃祭祀陋习。可利用网上社区论坛、贴吧、政府及社会公益微信、微博等渠道,发起文明祭祀倡议书,引导群众运用网上追思等新的方式祭祀。同时,文明办、民政等部门要在墓葬集中区域和清明扫墓集中时间,加强文明祭祀宣传,进行有效的引导。工商部门要对无证经营香裱等祭品的门店进行监督和查处,林业部门则要加强监督和日常巡逻,对森林火灾强度高的区域进行重点预防,以防发生森林火灾,破坏生态。
多策并举,形成旅游文明。首先,旅游主管部门、相关乡镇村组,可采取在田间地头树立文明旅游宣传标语等方式,加大文明旅游的宣传引导。其次,要注重对乡村游不文明现象的管理,把监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,做好游客行为的监督,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、处罚。再次,政府部门责要支持农户或者庄园主利用乡村自然资源,发展以赏花、农耕体验等内容的乡村旅游经济,从而带动卫生间、垃圾点、停车位等乡村游基础工程的建设,创造乡村游的美好环境,确保乡村游的文明和谐。
清明时节,气候湿润,花开烂漫,天蓝水绿,生机盎然。大自然的舒适环境,我们既要享受好,也有责任、要有意识的去爱护好。只有做到革除陋习、文明旅游,这才是我们回馈大自然的最好做法,也是我们在新时代过清明节的最好姿势。(作者:胡勇俊 来源:龙岩文明网)